堅持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,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一大優勢,是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政治保證。學習貫徹自治區黨委十二屆八次、九次全會精神,確保與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和“十三五”規劃圓滿收官,必須堅持全面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。
自治區黨委十二屆九次全會明確提出,提高黨領導經濟工作制度化、法治化、科學化水平,更好釋放制度優勢、提高治理效能、促進經濟發展。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“十三五”規劃收官之年,發展壓力、工作難度前所未有,需要應對的風險、解決的問題前所未有。在這樣的關鍵節點上,全區各級黨員干部應該清醒地認識到,越是困難重重,越是形勢復雜,越是挑戰嚴峻,越要強化黨的領導、改進方式,全面提高經濟治理效能,為完成各項目標任務提供根本保證。
強化領導、改進方式,全面提高經濟治理效能,必須把握穩中求進總基調。穩中求進既是辯證法,又是方法論。這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、領導工作的基本要求。要把“穩”和“進”作為一個整體來把握,貫徹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各方面。要“穩”字當頭,防止大起大落,扎實做好“六穩”工作,努力實現穩定增長、健康發展;要“穩”中求“進”,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上取得新進展新突破;要以“進”促“穩”,善于破除障礙、補齊短板、強化弱項,促進區域經濟可持續高質量發展。
強化領導、改進方式,全面提高經濟治理效能,必須積極主動搶抓新機遇。機遇是不可多得的戰略資源,只有樹立“爭”的意識、增強“抓”的韌勁、創新“用”的方法,才能搭上“順風車”、駛入“快車道”。一定要從發展大勢中識別機遇,從宏觀政策中挖掘機遇,從自身發展中尋找機遇,找到寧夏所需、寧夏所能的契合點、切入點。全區各地各部門一定要善于發現機遇、積極捕捉機遇,增強“錯過機遇就有可能錯過一個時代”的危機意識,緊盯中央宏觀經濟走向、項目資金投向、產業發展導向,下足用的功夫,做好用的文章,推動機遇落地、政策見效、發展提質。
強化領導、改進方式,全面提高經濟治理效能,必須注重科學謀劃抓統籌。要增強系統思維、樹立全局觀念,重點抓好“四個統籌”:當前和長遠的統籌、經濟和社會的統籌、改革和發展的統籌、實體和金融的統籌。既要立足當下,干好當前,也要面向未來,著眼長遠,特別要謀劃好“十四五”期間工作;要立足社會所需,堅持民生導向,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;要堅持發展出題目,改革做文章,通過改革破難題、解新題,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;要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,提高金融服務效率和水平。 (寧夏日報評論員)
相關鏈接:
堅守初心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——六論學習貫徹自治區黨委十二屆九次全會精神
堅決守好三條生命線 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新路子——五論學習貫徹寧夏黨委十二屆九次全會精神
堅韌不拔打好三大攻堅戰——四論學習貫徹自治區黨委十二屆九次全會精神
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——三論學習貫徹自治區黨委十二屆九次全會精神